4月24日,在第25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科学院指导,广州实验室携手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省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简称粤科图(信息所)〕共同主办的广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研讨会暨优秀网点颁奖仪式在广州生物岛举行。活动以“智能驱动,知产创新”为主题,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探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介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备程度,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效能释放紧密相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锚定“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目标,全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广州实验室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赋能及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关键行动,加速打造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生态。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易兆会表示,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广州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通过“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网格化覆盖”三大举措,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高效链接、普惠共享、均衡覆盖。同时,易兆会鼓励节点网点机构踊跃参与广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精准对接创新主体需求,为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制造业立市培育知识产权新质生产力。
广东省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红惠表示,省科学院作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科技力量,将充分发挥粤科图TISC筹建机构、省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运营中心等平台优势,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科技产业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产业科技协同发展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活动现场,2024年广州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优秀网点颁奖仪式与广州市第三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授牌仪式相继举行。第三批网点中的10家代表上台接受授牌,至此,市级网点总数近80家,覆盖全市9个区,这标志着广州市“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普惠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为广州市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和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之一,粤科图(信息所)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全国40多家公共图书馆,共同主办“知产护航·文化共筑:2025年全国图书馆知识产权科普宣传展览”。展览通过知识普惠、科教融合等多元形式,有效提升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认知与保护意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