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杏坛镇总工会工匠学院在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揭牌成立,以“党委政府引领、学校教育支撑、企业深度参与”的模式,打造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工匠平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赋能杏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杏坛镇总工会工匠学院揭牌仪式。
据介绍,杏坛工匠学院将以“政府主导、工会搭台、校企唱戏”为路径,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现代服务等战略领域,重点打造以先进智能制造为核心的15门“工匠学院”特色培训项目,包括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AI辅助视频剪辑入门、跨境电商运营等项目,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产教生态,为产业升级输送“知识型、创新型”工匠人才。同时,杏坛工匠学院将联合镇公共服务办推出技能等级认证补贴、优秀学员就业推荐等激励政策,打通职业发展通道;设立“工匠发展基金”,今年投入不少于30万元,支持工匠学院建设,培训技能人才不少于600人次;定期举办“工匠论坛”“技能比武”等活动。

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杏坛工匠学院将以“三类人才”为目标,构建全周期培育体系,包括:面向初进企业就业生,实施“青苗筑基计划”,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面向企业职工,实施“匠才提升计划”,开设“周末专班”“夜校课堂”,提供“订单式”技能升级培训,针对企业技术痛点进行定制化课程开发,实现人才能力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面向社会人员,构建“技能振兴联合体”,开展职工大课堂,通过“短期集训+岗位对接”,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更多一技之长,实现“培训扩就业”。
在揭牌仪式上,杏坛镇总工会、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政—校—企”三方合作协议。杏坛工匠学院将以“政、校、企”三方联动为机制,整合政府政策、职业院校教学资源、企业实践场景和经验,形成“需求对接—精准培训—就业服务”闭环生态。其中,杏坛镇总工会将杏坛工匠学院纳入产业人才规划,提供政策、资金及场地支持,联动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公共实训基地;胡宝星职校将整合智能制造等省级重点专业资源,组建“双师型”团队(教师+工程师+工匠大师),推行企业真实场景教学;嘉腾机器人将借助智能工厂、研发中心打造“校外课堂”,通过组团参训、定制专班,实现“参训即上岗”。

当天下午,劳模工匠领讲“开班第一课”开讲。
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李钢锋表示,杏坛工匠学院将构建“深度融合”机制,组建三方运营团队,定期对接产业需求,动态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双能”团队,实施“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校园”双向流动;并建立“效果导向”评价体系,力争3年内建成企业和职工双满意的工匠学院,为地方产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技能人才。
杏坛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总工会主席罗志凯说,杏坛正处于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需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杏坛工匠学院的成立,将助力杏坛镇破解“人才荒”问题,搭建一个集技能提升、产教融合、创新孵化于一体的平台,为杏坛打造“湾区智造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顺德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欧阳带玉寄语杏坛工匠学院要始终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贯穿办学全过程,开设“思政大讲堂”,邀请劳模工匠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发展需求,聚焦区域重点产业,开发紧缺型工种课程,推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定制化培训”,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要创新培养模式,激发人才活力,构建“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探索“技能补贴”等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线工匠、技能大师担任导师,让“高手在民间”的智慧转化为教学资源。
当天下午,随着杏坛工匠学院揭牌,劳模工匠领讲“开班第一课”同时开讲,在课堂上,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科组长、高级讲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教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坚围绕“AI赋能办公智能化”的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
文、图/顺德融媒记者陈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