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特色种养富乡村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民富。近年来,灵台县梁原乡张家塬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夏日的张家塬村,生机盎然。连片的玉米地里,郁郁葱葱的玉米秆随风摇曳,长势喜人;不远处的养鸡场内,上百只鸡苗在整洁的鸡舍里欢快啄食,勾勒出一幅活力满满的生态养殖画卷。

“去年村上利用农户闲置宅基地搭建养鸡场,今年投入了300只鸡苗,大概9月初肉鸡能出栏200只,到今年底蛋鸡产蛋量可达1.5万枚,预计村集体收入3.5万元。”灵台县梁原乡张家塬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于军成说。

“村小人少、地广田多”一直是张家塬村的真实写照。据了解,去年以来,张家塬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和产业发展现状,瞄准市场需求,积极盘活村上闲置资源,探索实践“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鸡养殖。去年养殖的270多只鸡,给村集体经济带来3.2万余元收入。为了优化养殖模式,今年村上还对鸡舍进行了扩建。

在养殖过程中,为节省人工成本,张家塬村“两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齐上阵,承担每日喂食、维护、打扫鸡舍等工作。与此同时,村上还为农户低价投放优质鸡苗,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服务。待蛋鸡产蛋、肉鸡育肥后,还以高于市场价回收产品,有效降低了农户养殖风险,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的双赢。

除了玉米种植和蛋鸡养殖,小杂粮种植也是张家塬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大特色。村里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了小米、绿豆、黑豆等多种小杂粮。为了提升小杂粮的附加值,村里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对小杂粮进行初加工包装,形成农产品“丰收大礼包”进行销售,深受市场青睐。

如今,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张家塬村的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2024年村上经营性收入达到23.24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种植、养殖规模,重点打造荞面以及荞皮枕芯、荞茶等衍生品牌品牌,进一步扩宽张家塬村的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于军成谈及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通讯员 景洁 宋睿

相关推荐

灵台:特色种养富乡村

豇豆有了“信用身份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