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变革浪潮不断加速的今天,建筑产业不再是“只重硬件”的传统领域,而正逐步向数字化、集约化、平台化发展迈进。在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的当下,谁能够率先打破固有模式、重构管理逻辑,谁就更有可能占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作为弘韬建设集团的新一代负责人,曹译文Iris正是这样一位有前瞻、有行动的行业“新变量”。她以年轻一代特有的敏锐视角和系统思维重塑企业底层管理架构,以平台赋能推动信息流、业务流、数据流协同,并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将理论化为可见的行业价值输出。她用实践打破路径依赖,在“重资产”行业中构建出“轻运转”的新范式。

重塑管理底盘:用平台化重构企业运行逻辑
企业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首先必须回到自身结构的重构与治理逻辑的重塑。在正式执掌弘韬建设集团后,曹译文Iris将“平台化管理”作为破题的第一步,着力打造企业运行体系的数字底座。
曹译文Iris主导搭建企业四项管理平台:可视化管理平台、BIM管控平台、集采供应链平台、OA协调办公平台。这些平台围绕“高效协同”和“过程透明”而构建,打破传统项目管理中常见的信息孤岛与沟通瓶颈,实现从项目节点到集团层级的管理互通。
同时,曹译文Iris还推动成立设计院、数据信息中心与品牌管控中心,进一步优化企业职能分工,将原本偏执行型的组织结构,逐步调整为以数据驱动与战略协同为导向的复合型管理体系。通过人才、流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曹译文Iris带领弘韬建设集团走出一条区别于传统建筑企业的内核强化之路,让组织更具响应力、决策更具精准度、执行更具穿透力。
打通数字链路:搭建高效透明的智慧供应体系
建筑行业的执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与资源整合能力。围绕这一点,曹译文Iris选择以“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作为突破口,打造企业外部协作的关键抓手。

弘韬建设集团推出“宏易达”集采供应链平台。这一平台以数字化招采为核心逻辑,涵盖项目信息管理、供应商资料整合、采购周期监控与履约执行追踪等关键模块,真正实现采购管理全流程的信息透明与数据联动。
平台上线后,极大提升项目采购决策效率和执行过程可控性。供应商通过平台可实时了解招标需求、提交响应材料并参与在线投标,平台则同步追踪采购节奏、交付节点与质量反馈,实现数据闭环管理。内部团队也可通过统一界面获取项目所需物资配置、供应周期与实时成本数据,推动工程与物资的精准匹配。
落地创新成果:以数据基础设施工程展现硬核实力
在实际项目层面,弘韬建设集团近年来在一系列代表性工程中展现出过硬的技术实力与集成能力,也为其“创新管理体系”提供有力实践背书。
如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上海市奉贤城市博物馆、上海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改扩建-机电安装工程等诸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中,涵盖机电安装、智能化系统、数据存储等高技术含量模块,体现弘韬建设集团对数字化施工体系的成熟掌控。
在这些项目中,曹译文Iris将“项目”视作企业创新成果的输出平台——不仅是交付物,更是“展示管理能力”、“锤炼技术体系”的窗口。通过项目反哺组织,她逐步带动企业从“单一工程承建者”向“多维产业协同者”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具系统价值的综合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并非拒绝变化的固态行业,关键在于谁有勇气重构它的逻辑。曹译文Iris以年轻一代的敏锐、果敢与体系化战略思维,为弘韬建设集团注入持续升级的创新基因,也为传统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现实路径与未来参考。
编辑:赵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