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洞!3岁娃一感冒就贫血?消失的血到哪去了……

一直补血一直贫血

3岁女娃小馨(化名)

这几个月一直被贫血困扰

小小的身体就像一个“无底洞”

消失的血,究竟去了哪里?

一感冒就贫血

今年7月份,一场感冒后,三岁的小馨(化名)脸色变得苍白,看起来有气无力,到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血红蛋白竟然降到了53g/L(正常值110-150g/L)!属于重度贫血。

为了查明原因,爸妈带着她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科,住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小馨铁代谢功能存在异常,补铁剂后,血红蛋白水平逐渐上升到正常水平。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是简单的营养性贫血,补铁就行了。然而,回到家后,爸妈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小馨的贫血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反复出现,特别是感冒、发热后,血红蛋白就会一路狂降,补铁后又会升到正常水平,为此,小馨反复进出医院多次,一家被这个可怕的循环硬控,小馨一发热,爸妈就发抖:会不会又重度贫血?

消失的血,究竟去了哪里?

前段时间,小馨再次发热,在当地医院查了血常规,血红蛋白只有84g/L。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感冒”来得更急,上午看起来还正常,下午整个人精神状态就很差,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爸妈不敢掉以轻心,再次带着她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诊入院。

检查发现,小馨的血氧饱和度只有72%,吸氧后逐渐恢复正常,但是贫血一直没有改善,一度掉到了67g/L,输血后才有所缓解,消失的血,究竟去了哪里?

消化道出血常常被列为第一个可能因素,是不是胃肠道“吞噬”了小馨的血呢?在小馨的大便里,医生没有发现出血痕迹,看起来可能性不高。

假如血液没有被排出体外,那极有可能被某个器官“藏”起来了。

为排查原因,医生完善了骨髓穿刺、溶血指标、出血筛查等检验检查,所有结果都指向“缺铁性贫血”。

“久治不愈”的贫血,引起了儿科主任医生的注意:小馨只有发热、贫血症状,其他咳嗽、腹泻、出血等都没有,而且一有感染就严重贫血,不符合单纯性“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那就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缺铁的地方很隐匿。

最终确诊罕见病!

重重迷雾之下,医生想到了一个可能: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这是一种罕见病,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出血,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伴缺铁性贫血。

这个病有时发病很隐匿,部分患者最开始只出现贫血,极易漏诊和误诊。

医生让小馨做了一个肺部高分辨CT,果然不正常,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考虑弥漫性肺泡出血,这个结果符合医生的猜想——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治疗前双肺弥漫性出血

原来,小馨失去的血被“藏”在肺里了,这下,困扰了小馨全家几个月的贫血“谜案”终于解开,经过规范治疗,小馨的病情得到控制,贫血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治疗后肺出血征象明显吸收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主要临床特征是肺泡反复出血,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摄入蛋白质抗原、铁代谢异常有关。

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急性肺泡出血的主要手段,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

孩子脸色苍白的时候

要注意排查贫血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做常规体检

及早发现问题

转自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来源: 第一现场&壹深圳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