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则:用脚步丈量土地,以行动诠释责任

2024年札萨克镇札萨克召村集体全年经营性收益144.97万元,实现纯利润8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2万元;近三年,札萨克召村给全村困难户、低保户、残疾户、60岁以上老年人共160余户发放32.8万元慰问品(白面、大米、油);为村民缴纳合作医疗费18.75万元;为全村支付人畜饮水管理费、水电费16.5万元。一组数据的背后,包含了札萨克召村委会一班人的默默耕耘与奉献。


札萨克召村位于札萨克镇西北部,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行政村。下辖3个社,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281户688人,常住户153户379人。札萨克召村现有耕地2650亩。交通便利,地质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全镇种养殖业发展重点村。



“要让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必须发展特色产业!”自202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张生则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走访调研,梳理出制约村庄发展的难题。通过争取政策资金、自筹等方式成功申请资金300万元,以特色种植为突破口,大胆尝试,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运营,发展油莎豆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21年初,刚开始发展油莎豆产业时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村民对于新引进的油莎豆不太了解,有些农户认为这是耗财耗力的赔本买卖,也有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既不支持参与也不反对,认为油莎豆不太可能给大家带来利润。



面对村民的态度,札萨克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生则并没有气馁,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一方面深入了解油莎豆的市场行情,学习种植技巧,一方面积极联系订单,拓宽集体经济收入途径。经过村“两委”班子的努力,经全体村民代表、党员的一致同意,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购机械、盖厂房,整合土地,2021年底,首批油莎豆成功收获,产业效益良好。


油莎豆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种植油莎豆不仅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土地肥力,销售时分干湿两种,并且价格不同。札萨克召村从2021年种植油莎豆187亩,到2024年成功种植1000亩,同时正式启动油莎豆深加工项目,发展集药材、油、饲于一体的新兴绿色经济产业,开发出的油莎豆食用油,产品远销北上广等地,深受顾客喜爱。


札萨克镇札萨克召村党支部书记张生则说:“油莎豆的利润比较可观,每亩的产值是1000斤左右,除去所有的费用和生产成本,农户种一亩的产值就有2000多元的纯利润。通过几年的尝试,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我们村的油莎豆产业近几年发展良好,2024年我试种20亩,收入达3万元。”札萨克召村种植户王维祥逢人便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由12名党员包联153户常住户,对包联户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并提供帮助。


“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就是我的最终目标!”在张生则的带领下,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札萨克召村正朝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阔步前行,前景无限,未来可期。


2025年,种植油莎豆1000亩,村委会种320亩,村民种260亩,种植已完成,与伊泰红庆河煤矿合作在杭锦旗种植300亩左右,和札萨克镇巴干柴达木村合作种植120亩左右,正在种植。



2025年水泥路两边硬化1公里,做油莎豆晾晒场地800平方米,6月底播种完成,7月份左右开始榨油。2025年,村委会计划安装变压器1台,路灯60盏。


用双脚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用“细心+热心”守护万家灯火。十四年村委会委员、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生涯,他的脚步,不曾停歇,从田间地头到村民家中,从坑坑洼洼的土路到平坦宽阔的硬化道路。每一个脚印,都是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每一滴汗水,都是他对村民的无私奉献。


来源:伊金霍洛旗融媒体中心(张俊英)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昆仑网 赣ICP备2024050275号-7